
Part1: 缘 起
第一次踏进远扬的办公室是因为面试,第二天当我再次踏进远扬已经成为一名正式上岗的员工,回想起来恍如梦境、却又真实的历历在目。我在想,自己当初为什么会辞掉已经实习了两个月并且即将转正的工作?或许最真实的原因是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准备好刚刚离开校园就投入职场,或许是习惯性的在辛苦了四个多月后需要一个长长的“暑假”来滋养已经疲惫枯竭的心血。
然而,假期并没有因为 “小孩子的筹谋”就如约而至;“那你明天过来上班吧”——当时,我犹豫而你坚定,于是我便跟随了你的坚定;也正是这份坚定和机缘让我坐在了远扬的办公室里,从“花信年华”一直到“半老徐娘”。
后来当我也去面试别人的时候,只要遇到还不错的应聘者,最希望的就是听领导说“让他明天过来上班吧”!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团队的丰满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也因为“坚定”是有感染力的,“不定则生变故” 。
一楼的牌匾上醒目的张贴着“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旨在救人,不在牟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会越大”。
老默克的这句话是我自入行起听到过最多的企业经营信条,像灯塔一样指引并鼓舞着我和全体远扬人。我们秉持“客户第一”的理念强调项目和服务的质量,我们经常强调感谢投资人和客户,也感谢我们的员工,我们相信医药行业政策的收紧对我们来说不是“寒冬”而是一场“良币驱逐劣币”运动,我们相信那些离开远扬的员工依然带着在远扬的积累为健康行业贡献着青春和汗水……。
情怀高远挽救不了我们甚至为生存而倍感焦虑的现状:独立开发项目的成本高到我们无力承担、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正在迅速提升、在与市场的谈判中明显感到处于劣势、承接的技术服务订单基本没有利润、投资人强调“停止输血”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而我们也开始痛彻心扉的理解了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只有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才是商品价值的实现”。干部开始教育员工“任何事情光说不做是没有价值的;做了,不出绩效还是等于没有做,只有落地开花结果才是我们的追求,只有开花结果,所有的行动才有价值” 。
我们也开始讨论信仰。马云说“你没有坚信不疑的事情,那你是不会走下去的,你开始坚信了一点点,就会越做越有意思”;我们希望员工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发自内心的事业;我们要在公司植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基因……。
我们开始反思,用成功人士的成功哲学来激励自己和团队: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普遍真理、乔治默克的情怀、任正非作为企业家的冷静和睿智。每一位成功人士都自带光环却各不相同,我以为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带着始终如一的信仰并且走向了成功。所以我想:他们业已取得的成功便是我们心中的“罗马”,而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很多条,最重要的在于我们做了选择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定则不变,以不变可以应万变” ……。
Part3: 成大事者不纠结
现在是2018年底,我们正在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规划“三年后的远扬”。
犹记得在一年前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时间,通过反复的会议和讨论我们在群里向所有人发布了《远扬成立十周年——企业发展规划及愿景展示(至2020年底)》,从战略定位、发展理念、工作环境、管理和技术、市场目标等角度对于2020年的远扬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规划。现在看来当时有些地方想的还是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目标”的概念。于是乎针对2021年的公司蓝图即将诞生。成大事者不纠结:“目标不够清晰我们就渐近明晰、目标太小我们就换个大的”。
在八周年生日的这一天,需要用一个看的见的计划,将努力十载的远扬塑造为“王”。
作者:赵振华